非遗小常识:以下哪项传统技艺被称为古籍的“续命汤”? 非遗小常识:以下哪项传统技艺被称为古籍的续命汤? A. 文献研究B. 古籍修复正确答案:B答案解析:古籍修复技艺是我国独特的传统手工技艺,距今已有一千七百多年的历史。 这项技艺被誉为古籍的续命汤,主要是因为它负责对经过时间流逝造成残破的古书重新修整、装订,将鼠咬、虫蛀、风蚀、水浸、火炙等产生的损坏整修复原。 古籍修复不仅能够保存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,传承古代文明,还能够使古籍续命,让古代的知识和智慧得以传承。 古籍修复流派在历史的长河中很多,到民国时期还存在的有沪派、苏派、扬派、京派、蜀派、徽派、岭南派、鲁派、津派等。 这些派别和书画装裱的派别大体一致。 例如,蜀派有绝技借尸还魂,可以把整个旧书纸更换,让原来的墨迹附着在新的纸张上,可以大大延长书的寿命;京派绝技珠联璧合,把纸放在锅里和天然碱性溶剂混合,加入颜色后熬成粥状,修补虫蛀的书籍没有任何痕迹;津派的绝技是千波刀,可以将纸随意劈成需要数量,而且保证原来的墨色、纸质,劈开后还能保证原来纸张厚度,即便是被劈开一千次依然可以如原来,不损伤纸张元气。 从事古籍修复工作不但要熟悉各个朝代书籍的形式和版本,还要了解各朝纸张、书皮及装订风格,更要有娴熟的技艺。 修补一本古书往往要经过十几、甚至几十道工序,一招一式极为考究,对从事古籍修复人员的要求更是近乎苛刻。 修复工作需要极大的耐心和细心,需要对纸张材料特性有深入的了解和熟练的装裱、修补能力。 目前全国共拥有古籍总量超过3000万册,其中破损的古籍数量相当大。 但是,从事古籍修复的专业人员数量却非常有限,这使得古籍修复工作变得非常困难。 为了保护和修复古籍,国家出台了关于古籍保护的一系列意见,希望能够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参与到这个行业中来。 此外,科技也在助力古籍活化,通过对古籍进行影印或整理,对古籍的形式和内容进行转移保存,使古籍的永久传承变为了可能。 发布时间:2024-10-23 08:10:20 来源:老司机知识库 链接:https://www.laosj.net/study/2065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