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 > 古代文学 > 红楼梦魇

二详红楼梦

2024-11-26 〔古代文学〕 红楼梦魇 文学名著

甲戌本红楼梦的名称,来自这抄本独有的一句:至脂砚斋甲戌抄阅再评,但是它并没有标明年时,如己卯、庚辰本──庚辰本也只有后半部标写庚辰秋月定本。

甲戌本残缺不全,断为三截,第一至八回、第十三至十六回、第二十五至二十八回。在形式上,这十六回又自然而然的分成四段,各有各的共同点与统一:灱第一至五回:无双行小字批注,无下回分解之类的回末套语──庚本只有头四回没有──牞第六至八回:回目后总批或标题诗,回末诗联作结;犴第十三至十六回:回目前总批、标题诗──诗缺;犵第二十五至二十八回:回后总批。

第一回前面有凡例。凡例、第五、第十三、第二十五回第一页都写著书名脂砚斋重评石头记,占去第一行。换句话说,书名每隔四回出现一次。显然甲戌本原先就是四回本,所以第四回末页残破,适照庚本补抄九十四个字。每四回第一页就是封面,此外别无题页,因此第十三回第一页破损,凡例第一页右下角也缺五个字(适代填多□□红楼三字,留两个空格)。

清代藏家刘铨福跋:……惜止存八卷。此本每页骑缝上标写的卷数与回数相同,但是刘氏当时收藏的八卷自然不止八回,而是八册,共三十二回,是否连贯不得而知。

本文的原意,是纯就形式上与文字上的歧异──总批的各种格式、回末有无下回分解之类的套语或诗联、俗字不同的写法、其他异文──来计算甲戌本的年份,但是这些资料牵连庚本到纠结不可分的地步,因为庚本不但是唯一的另一个最可靠的脂本,又不像甲戌本是个残本,材料丰富得多。而且庚本的一个特点是尊重形式,就连前十一回,所谓白文本,批语全删,楔子也删掉几百字,几乎使人看不懂,头四回也还保存一无所有的现代化收梢。此外许多地方反映底本的原貌,如回末缺诗联,仍旧保留正是二字,又如第二十二回缺总批,仍旧有一张空白回前附叶,按照此本的典型总批页格式,右首标写书名。

尊重形式过于内容的现象,当是因为抄手一味依样画葫芦,所以绝对忠于原文,而书主不注意细节,唯一关心的是省抄写费,对于批语的兴趣不大,楔子里僧道与石头的谈话也嫌太长,因此删节。

五○年间,俞平伯肯定甲戌本最初的底本确是乾隆甲戌年(一七五四年)的本子──以下概称一七五四本,免与甲戌本混淆──不过因为涉嫌支持适的意见,说得非常含糊(注一)。他认为甲戌本即一七五四本的理由是:茍甲戌本特有的凡例说:红楼梦乃总其一部之名也,书名该是红楼梦,而此本第一回内有:至吴玉峰题曰红楼梦。……至脂砚斋甲戌抄阅再评,仍用石头记。最后归到石头记,显然书名是石头记;前后矛盾。以上的引文,在较晚的己卯(一七五九年)、庚辰(一七六○年)本,就都删了,是作者整理的结果。啕甲戌本第十三回眉批:此回只十页,因删去天香楼一节,少却四五页也。(第十一页下)甲戌本正是十页,可见此本行款格式还保存脂批本的旧样子。

如果作者为了书名的矛盾删去凡例与楔子里的红楼梦句,放弃红楼梦这书名,为什么把甲戌……再评,仍用石头记这句也删了,以至于一系列的书名最后归到金陵十二钗?最后采用的书名明明是石头记,不是金陵十二钗。作者整理的结果岂不更混乱?甲戌本楔子多出的这两句显然是后添的,他本没有,不是删掉了。己卯、庚辰本删去凡例与红句、甲句之说不能成立。

至于甲戌本第十三回与此回删天香楼后稿本页数相同,这不过表示甲戌本接近此回最初的定稿,不是辗转传抄的本子。倘据此指甲戌本为一七五四本,那是假定一七五四本删去天香楼一节,纯粹是臆测。在这阶段根本无法知道秦可卿丧天香楼是什么时候删的。

吴世昌分析甲戌本总批含有庚本同回的回内批,搬到回前或回后,墨笔大字抄录,有的字句略加改动。第二十六回有一条总批原是庚本畸笏丁亥夏批语,则可知道这残本的墨书正文部份,至早也在丁亥(一七六七)以后所过录。(注二)俞平伯认为这是书贾集批为总批,多占篇幅,增加页数,以便抬高书价,与正文的底本年代无关。

陈毓罴指出凡例第五段就是他本第一回开始的一段长文;又,红楼梦以前的小说,由批书者作凡例或读法的例子很多,如三国志演义就是批者宗冈作凡例。甲戌本的凡例比正文低两格,后面附的一首七律没有批语,而头两回的标题诗都有批语赞扬,也证明凡例与这首七律都是批者脂砚所作。

陈氏又说在脂本中,甲戌本的正文所根据的底本是最早的,因此它比其他各本更接近于曹雪芹的原稿。……在标明为脂砚斋凡四阅评过的庚辰本上已不见凡例及所附的七律。(注三)……在后来的抄本上删去了这篇凡例(注四),也是脂砚自己删的,否则作者不便代删。

脂砚只留下凡例第五段,又删去六十字,作为第一回总评,应当照甲戌本第二回总评一样低两格。庚本第一回第二段(全抄本也有,未分段):此回中凡用梦用幻等字,是提醒阅者眼目,亦是此书立意本旨,是第二段总评,与前面的一大段都是总批误入正文。这第二段总批与甲戌本那首七律上半首同一意义,是脂砚删去七律后改写的。

最后这一点似太牵强。这条总批是讲此回中的梦、幻等字象征全书旨义。七律上半首:

浮生着甚苦奔忙?盛席华筵终散场。

悲喜千般同幻渺,古今一梦尽荒唐。

第一、第四句泛论人生,第二、第三句显指贾家与书中主角,不切合第一回的神话与士隐家一段小荣枯(注五),以及贾雨村喜剧的恋

陈氏说甲戌本正文的底本是最早的,因此它比其他各本更接近曹雪芹的原稿,似是根据俞平伯的理论──即甲戌本虽经书贾集批充总批,正文部份是一七五四本,脂本中的老大哥,因为它的第十三回接近删天香楼时原稿──但是陈氏倒果为因,而且仿佛以为作者原稿只有一个,到了四阅评本,已经不大接近原稿──由于抄手笔误、妄改?──又被脂砚删去凡例,代以总批二则。至于为什么不这么说,却寥寥两句,含混压缩,想必也是因为有顾忌,甲戌本最早论属于适一系。

甲戌本第六回姥字下注:音老,出偕(谐)声字笺。称呼毕肖。(第三页)俇下注:音光,去声,游也,出偕(谐)声字笺。(第五页下)现代通用逛,这俗字全抄本与庚本白文本都作旷,想必是较早的时期借用的字。白文本第十回又作俇──第十回写秦氏的病,是删丧天香楼后补写的,所以此回是比较后期作品,似乎在这时期此字又是一个写法,后详。正规庚本自第十二回起,第十五回用这字,也仍作旷(第三二一页第八行),到第十七、十八合回才写作?,下注:音光,去声,出偕(谐)声字笺。(第三五二页)

更新于:9天前